糖心logo在线观看高清图片:txvlog糖心破解版-上海之春|30天前在病房中定稿,吕其明泪洒《无尽的思念》
30天前在瑞金医院的病房中,94岁的吕其明完成了《无尽的思念》的定稿。4月3日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,指挥家张亮执棒上海爱乐乐团,完成了这首管弦乐作品的首演,用流动的音乐述说“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”。


演出现场
泪流满面中写完《无尽的思念》
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曾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,因叛徒出卖被捕,于1945年牺牲,时年43岁。“他的一生,完全无愧于党和人民。”吕其明说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吕惠生为国捐躯80周年。“我时常在梦中和亲爱的父亲母亲见面,深情地怀念他们。”2024年,吕其明开始筹划写作《无尽的思念》,以寄托哀思,既献给父亲,也献给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。
吕其明前后写了三四个月。写作中,他常常处在激动状态,难以入睡,有时甚至泪流满面。30天前,吕其明住进瑞金医院,一边治疗,一边修改,在病床上完成定稿。
《无尽的思念》以烈士后代的视角展开,以悲痛的思念开篇,通过音乐主题的呈现、梦境与现实的交织,展现烈士们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后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。
“这不是一个构思宏大的作品,没有什么高超技巧,只有淳朴的感情,非常简单,非常朴素。”吕其明说。
“回想那生死存亡的战争年代,很多战友牺牲了,我的家人牺牲了,而我在九死一生中幸存了下来。”吕其明自称是一个幸存者,也是一个幸运儿,“父母养育了我10年,人民军队养育了我9年,而上海人民养育了我78年,我喝着黄浦江的水长大。”
当晚,吕其明的管弦乐序曲《红旗颂》、管弦乐序曲《焦裕禄》、交响诗《铁道游击队》、男高音独唱《卜算子》、交响组曲《使命》,以及《巨人的握手》《铁道游击队》《毛泽东在南京》《红日》等影视剧的主题歌,也在音乐会上响起。这些作品都是他音乐前进道路上的脚印。


指挥家张亮执棒上海爱乐乐团
向全国乐团赠送《红旗颂》总谱
“上海之春”已经走过40届,而吕其明和这张上海文化的金名片有着不解之缘。
“1960年,‘上海之春’刚开始举办,我就拿出了一个小组曲《快乐的农村》。”随后,他在这方舞台陆续写作并演出了交响乐《郑成功》、交响诗《铁道游击队》等作品。1965年,管弦乐序曲《红旗颂》横空出世,一炮而红。
这是一篇命题作文。当时,吕其明受命为第六届“上海之春”创作一部歌颂新中国的管弦乐作品。他想起1949年开国大典,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,天安门广场沸腾的场景,“那种激动人心的画面,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。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用音乐表达出这种伟大的情感。”
“没有‘上海之春’,就没有我这一系列作品。特别是《红旗颂》,我是在老专家们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。”吕其明坦言,自己对“上海之春”充满着无限感激,“我能有今天的成绩,和‘上海之春’的帮助是分不开的。”
这些年来,为了适应不同层次、不同水平的乐团和音乐爱好者的需要,吕其明步履不停,写了11个延伸版本,比如铜管乐、钢琴和乐队版、双钢琴版、儿童合唱版等,以让更广大的群众喜欢并经常演唱、演奏。


演出现场
2024年底,吕其明再次修订《红旗颂》,迎接作品问世60周年。最近,吕其明计划出版《红旗颂》60周年纪念版的总谱与分谱,并免费赠送给全国80多个专业的交响乐团,“希望他们今后都能演奏这个修订版本。”